山羌保育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地圖、推薦、景點和餐廳等資訊懶人包

山羌保育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理性知識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寫的 印象觀霧(光碟) 和祁偉廉的 台灣哺乳動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灣獼猴確定從保育類除名!林務局:考量野外族群狀況 - 農傳媒也說明:文/洪嘉鎂. 圖片提供/林務局. 製表/邱柏綱. 林務局昨(25)日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其中臺灣獼猴、山羌等8個物種,因族群趨勢平穩、上升,在長達5小時的會議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李培芬所指導 鄭桓安的 人為活動對臺灣中大型哺乳類空間分布影響評估 (2021),提出山羌保育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哺乳動物、人為活動、基地台、物種分布預測模式、決策樹。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 陳進傳、黃孔良所指導 鄭桂香的 大礁溪人文景觀之探討 (2019),提出因為有 大礁溪、推拉理論、田野調查、民族誌蹲點的重點而找出了 山羌保育類的解答。

最後網站山羌的一天怎麼過?紅外線相機幫你錄下來 - 科技大觀園則補充:山羌 外型與「羊」相像,但屬於鹿科動物,分佈於全島(圖/種子發)。 ... 會議結論已將包括台灣山羌在內的8個物種改歸類於一般類野生動物,不再是保育類物種。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山羌保育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印象觀霧(光碟)

為了解決山羌保育類的問題,作者理性知識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觀霧遊憩區位於雪霸國家公園園區西北隅,海拔約2,000公尺,終年雲霧縹緲,氣象變化萬千,在那兒可遠眺雪山山脈各個山峰,冬季可見到白雪皚皚的山頭,非常壯觀。   觀霧地區屬暖溫帶及冷溫帶林相,針葉林以紅檜、扁柏、鐵杉及柳杉等為主,闊葉樹林則以臺灣赤楊、烏心石、臺灣檫樹及樟科、殼斗科等植物為主。臺灣特有種的稀有植物棣慕華鳳仙花,僅見於觀霧遊憩區內分佈,而且生長情況良好,為本區觀賞花卉之珍貴資源。   觀霧遊憩區少有大型哺乳類出沒,偶有山羌、水鹿和臺灣獼猴蹤跡出現,大多以鳥類和昆蟲為主,最特殊的是臺灣特有種的寬尾鳳蝶。另外也發現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觀霧山椒魚的蹤跡。

  本影片詳實紀錄以觀霧地區自然資源特色,做為未來國家公園推動觀霧生態之美與環境教育解說工作之依據。

山羌保育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在民國102年,持有非自製獵槍,射殺山羌等保育動物,被判刑3年6月定讞,王光祿提起非常上訴,最高法院認定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大法官昨天做出釋字第803號解釋,宣告部分違憲,包括法規對原民自製獵槍,規範仍有不足,應2年內檢討修法。另外,大法官也認為,原民自行獵捕野生動物等,非營利性自用行為,受憲法保障,但不包括保育類動物。王光祿對釋憲結果表達遺憾,因釋憲後仍需服刑,王光祿表示,服刑完仍會遵照原民文化,繼續狩獵。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516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人為活動對臺灣中大型哺乳類空間分布影響評估

為了解決山羌保育類的問題,作者鄭桓安 這樣論述:

人為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影響為生態保育的重要課題之一,近年有許多國外研究在探討人為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影響;諸如分析夜晚光照、人類足跡、基地台分布等人為因子,對哺乳動物分布或活動週期的影響。臺灣的相關研究主要是針對特定區域的小尺度分析,較少有對全島的大尺度分析。本研究以臺灣基地台覆蓋範圍作為人為活動的指標,計算基地台密度和其它環境因子的相關性,確認基地台在臺灣能代表人為活動。後續整合1988 - 2020年臺灣13種中大型哺乳動物出現紀錄資料,配合環境因子資料建立各物種的分布預測模式;計算動物紀錄資料、預測資料在基地台覆蓋範圍內的出現的比例,評估各物種對人為活動的耐受程度。分布預測模式的結果進一步建

構決策樹模型,以得知影響動物分布的主要環境因子及其決策過程。結果顯示臺灣基地台密度和人口密度的相關性最高,和NDVI相關性最低。臺灣中大型哺乳動物傾向出現於基地台覆蓋範圍外的區域,整體出現比例為 38%,出現區域中有88% 位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保育類 (31%) 的出現比例低於一般類 (38%)。單一物種中只有白鼻心及石虎出現比例超過50%,保育類中的黃喉貂、山羊、黑熊、水鹿都低於20%,其餘物種約落在25% - 35% 之間。從各物種決策樹模型的前三層得知,平均海拔、離城市距離、寒季總降雨量及混合林面積4種因子共佔78% 的節點出現次數,為主要影響臺灣中大型哺乳動物出現的環境因子。本研

究得知基地台在臺灣能一定程度代表人為活動,並整合臺灣近十幾年的中大型哺乳動物出現紀錄,配合基地台覆蓋範圍及其它多種環境因子,得知大尺度下人為活動對13種哺乳動物分布影響程度。建議可加強臺灣低海拔區域的監測,以應對日後人為活動的擴張。

台灣哺乳動物

為了解決山羌保育類的問題,作者祁偉廉 這樣論述:

  台灣的哺乳動物對一般人而言,是非常陌生的,特別是幾十年來的高度經濟發展,已使得哺乳動物的生存空間大幅減少,許多動物都退至人煙稀少的山區苟延殘喘,加上生態調查的困難度極高,以致許多哺乳動物的生存現況都不是十分清楚。   即使是在如此艱困的前提下,作者祁偉廉醫師花了十餘年廣為蒐羅資料,並以其獸醫的背景,妥善處理好不容易取得的頭骨,並拓印每一種哺乳動物的腳印,以為台灣哺乳動物留下珍貴的資料。   在野外想要親眼目擊哺乳動物是十分困難的事,更何況是拍攝生態影像。為了彌補影像資料的不足,全書大量採用生態插畫,繪者徐偉藉由標本的觀察以及動物園裡的人工飼養個體,加上祁偉廉蒐集的資料,以及許多學者的珍貴研

究資料,一一將台灣哺乳動物的生態面貌還原,透過每一幅生態插畫,不僅可以將其特徵盡覽眼底,同時對其生活環境也可有清晰的概念。   本書完整介紹了78種台灣陸生哺乳動物,尤其近十年的最新研究資料,包括蝙蝠、黃鼠狼、尖鼠以及鼴鼠等,均加入此次重新出版的增訂版中,堪稱是目前台灣哺乳動物最完整的圖鑑。 作者簡介 祁偉廉   1960年生於台北,現就讀於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研究所博士班,是國內著名的動物醫生,擅長動物追蹤、標本製作等,除了積極參與國內動物保育工作之外,近年來更投入心力訓練工作犬,十分活躍。著有『鳥羽』﹝商周出版﹞、『台灣哺乳動物』﹝天下文化出版﹞等。 繪者簡介 徐偉   1961年生於桃園中壢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鍾愛生態繪畫,畫風著重氣氛之營造,對生態環境的描繪細膩動人。著有『台灣哺乳動物』﹝天下文化出版﹞。 序 導讀 第一章:認識哺乳動物什麼是哺乳動物∕身體的構造∕台灣哺乳動物的源起∕日夜行性∕多樣的生活環境∕哺乳動物的食物∕新生兒的形態 第二章:野外觀察與記錄動物的追蹤與辨識∕足跡的觀察∕足跡的記錄∕步態的觀察∕步態的記錄∕獸徑的觀察∕食餘與食痕的觀察∕排遺的觀察∕遺骸的觀察∕特殊的觀察與記錄法 第三章:台灣的陸生哺乳動物《偶蹄目動物》 台灣山羊--奔躍在峭壁上的生存好手 山羌--鹿科動物中的小個子 梅花鹿--消失在西部平野的悲情動物 水鹿--迷霧林中的鹿科王者

台灣野豬--嗅覺靈敏的掘食高手 《鱗甲目動物》 身披甲冑的哺乳類 《靈長目動物》 台灣獼猴--日行性的群居動物 《食肉目動物》 台灣黑熊--行蹤飄忽的山中巨靈 黃喉貂--美麗而兇猛的群獵者 黃鼠狼.台灣小黃鼠狼--兩種大膽的小型貂族 鼬獾--穿梭在森林底層的夜間覓食者 水獺--傍水而居的潛泳捕食者 麝香貓--隱匿林間的無聲獵食者 白鼻心--縱橫在細枝上的採果能手 食蟹?--尾毛蓬鬆的食蟹饕客 石虎--酷似家貓的小型猛獸 雲豹--季風林中最神祕的動物 《兔形目動物》 台灣野兔--適應力驚人的荒地棲息動物 《嚙齒目動物》 台灣的松鼠--森林中的小精靈 台灣的飛鼠--高來高去的滑翔一族 台灣的鼠類-

-食物鏈中極重要的一環 《食蟲目動物》 台灣鼴鼠?鹿野氏鼴鼠--縱橫地下的隧道挖土機 台灣的尖鼠--易與鼠類混淆的小小哺乳類 《翼手目動物》 台灣狐幅--吃水果的大型蝙蝠 台灣的小蝙蝠類--昆蟲剋星的另類哺乳動物 附錄(1)台灣哺乳動物野外觀察概況 (2)頭骨檢索表 (3)台灣陸生哺乳動物齒式簡表 (4)動物標本製作要領 (5)分類索引.學名索引 作者後記 動物畫手記 導讀台大動物系 李玲玲   近年來,民眾在接觸大自然,享受戶外生活時,除了欣賞風景外,賞鳥、賞蝶、賞螢火蟲的風氣也越來越盛。透過觀賞這些動物的過程,不但能增進大家對這些生物的認識,也讓大家逐漸了解正確對待這些動物的態度與

愛護自然環境的重要。   但是除了新興的賞鯨豚活動,以及在某些特定的地點觀賞台灣瀰猴之外,一般性的以哺乳動物為觀賞對象的活動卻極為罕見。這種情形並不是因為民眾沒有興趣觀賞哺乳動物,只要到各個動物園看看,就可以看出,最常展示、最吸引參觀者的動物,往往是哺乳動物。野生哺乳動物難以觀賞的真正原因,在於牠們行動隱密,常常在晨昏或夜間活動,而且一般極為怕人,不易直接觀察;有些種類更因為數量稀少,更增加直接觀察的困難度。   或許是因為很少接觸,民眾對於本土的野生哺乳動物似乎相當陌生。例如問起小朋友台灣有哪些野生哺乳動物時,常常會得到獅子、老虎、大象、貓熊等等答案。或許是因為不了解,不少人對待野生哺乳動物

的方式也十分不恰當,例如見到動物時,還是有人會向牠們扔擲石塊或大聲喊叫,有些人則是想盡辦法要餵食動物;看到蝙蝠洞時,不管當時是不是傍晚蝙蝠正常出洞的時間,就用各種方法驚擾蝙蝠,想看牠們群飛出洞的景象。種種不當舉動,不僅干擾到動物的正常行為,往往嚇得動物四處逃竄,甚至整群搬遷。若是動物因躲避不及而反擊,甚至會造成傷人的情形。   有些地方則發展用餵食的方式吸引動物前來,以便觀賞。這種方式在國外某些地方也曾經或仍在使用,但是必須注意到這種方式如果有效,除了吸引動物前來之外,也可能有其他的副作用。首先是餵食可能改變動物的活動與分佈,比較容易集中在餵食的時間與地點出現。隨著所餵食物的質與量的差異,提供

給動物額外的營養與能量狀況也不同,有可能影響到動物的生長與生殖,進而影響族群數量的變化。通常餵食量大的地區,動物可能有過肥、生殖率提高、族群數量增加較快等現象。動物分佈較集中,族群數量增加較快,有可能影響到附近的環境,如果鄰近地區有住家或種植作物,亦可能造成擾人或破壞作物的問題。餵食也可能改變動物的行為,使動物較易接近人,同時也可能造成人畜相互感染疾病的機會增加,或是動物傷人的機會增加。所以此種吸引動物靠近的做法,並不值得鼓勵。   還有一些人乾脆就把野生動物養在家裡當寵物,就近觀賞。然而圈養下動物的行為與活動,極可能與自然狀況下的情形,有很大的出入。如果飼養的行為沒有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飼

主也能妥善照顧動物終身,倒還可以接受。如果飼養涉及保育類野生動物,或是養不了多久就棄養放生了,不僅會造成動物無謂死傷,也可能造成棄養放生的動物傷人、破壞器物及農作物等等問題。   事實上,要觀察認識野生哺乳動物並不是那麼困難,重點在於事先的準備工作,多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資料,先去了解所要觀察對象的特徵、習性、棲息場所等等;野外觀察時,要尊重動物自然的休息時間與方式,耐心的等待、細心觀察。也就是在適當的環境,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方式觀察,假以時日,自然會達到目標。   有些哺乳動物如台灣獼猴、赤腹松鼠、條紋松鼠等是白天活動的,人們可以像賞鳥一般直接(或用望遠鏡)觀察牠們,但是要注意和牠們保持一段

適當的距離,並且保持安靜。如果牠們不感覺到受威脅時,就會在原地逗留,並且比較自在的活動,表現牠們自然的行為。夜間活動的飛鼠,也可以類似的方式,用手電筒輔肋照明直接觀察。   對於蝙蝠之類,如果知道牠們棲息的洞穴或屋宅所在時,可以耐心地在牠們的棲所外等候。蝙蝠通常在傍晚天黑前後外出,不同種類出巢時間的早晚不一,在天亮雨後回巢,許多種類在夜間覓食時會在街燈下飛舞,有時也會在涼亭內、大樹上、房屋中暫棲,消化食物,在這些時間和地點,通常很容易就可以觀察到蝙蝠,無需干擾牠,就可以看得過癮。 對於那些不易直接目擊的種類,大家就必須發揮偵探查案的精神,從環境中動物活動所留下的蛛絲馬跡,如足跡、排遺、食痕、掘

痕、窩穴等等,去研判追蹤是何種動物曾經來做過什麼事。要進行這樣的工作,當然必須先對各種動物到底會留下何種蹤跡,不同種動物蹤跡的差異,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或是必須有好的圖鑑來幫助這方面的判斷。這類介紹哺乳動物痕跡判識的圖鑑,在一些自然觀察風氣十分普及的國家如歐、美、澳、非各國,甚至日本,都是相當容易找到的工具書,可惜在國內,除了特定單位印製過的一些非賣品的圖鑑中略有涵蓋外,市面上還是缺乏一本夠通俗、夠完整,介紹本土哺乳動物,尤其是介紹牠們蹤跡的書籍。   本書的作者——祁偉廉醫師,雖然所受的專業訓練是獸醫,而非生物學或動物學,但是一向對野生動物有高度的興趣。他從學生時代起,即廣泛收集包括哺乳動物在

內的各類野生動物的相關資訊,盡可能到各地進行野外勘察,獲取觀察研究動物的經驗。他同時參與多個民間保育團體擔任義工,一方面貢獻他獸醫的專業知識,協助各類野生動物的救傷工作,一方面也與保育同好交換野生動物的資訊,因此累積了相當多有關本土哺乳動物的知識與經驗。   有鑑於民眾對本土哺乳動物極端陌生所產生的諸多問題,以及有心認識本土哺乳動物的民眾,往往因為缺乏適當的參考工具書而裹足不前,祁醫師一直希望整理個人過去收集的資料及經驗,介紹大眾許多有關本土哺乳動物的基本資料,如何辨識哺乳動物各種蹤跡的方法,以及野外觀察哺乳動物應該注意的事項。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對於有意進一步認識本土哺乳動物,卻苦無參考與諮詢

的讀者而言,絕對是一大福音。在此謹對祁醫師為這本書所投入的心血,與多年來對保育工作的付出,表達最高的敬意。也希望讀者能善用本書所提供的資訊,多多認識、關懷本土的哺乳動物。 序言   本人與作者相識多年,其所學為獸醫專業,但對生態保育問題、環境的關懷與落實,一直相當積極,其對哺乳動物的專業知識,更由於獸醫的背景,在形態解剖等方面有特殊的訓練。其又在求學實習期間至動物園,對園內之台灣本土哺乳動物進行多次之接觸及深入之觀察。此外,祁君曾協助本人之研究工作,進行原住民對野生動物資源利用之調查工作,期間除曾先後至台灣各山地鄉了解野生哺乳動物的現況外,並與原住民在山中共同生活,實地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

近年來,祁君在鳥類之救傷及鯨豚之保育上又積極參與,係專業人士長期積極投入保育工作之典範。    由於近年來保育工作的推廣坊間有不少參考書籍,其中有許多有關鳥類、昆蟲、魚類、兩棲類等書籍,而對哺乳動物的介紹雖有農委會及特有生物中心出版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玉山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出版之哺乳動物等,但其內容多限於珍稀動物之介紹或為區域性者,鮮有完整而全面的敘述。    本書祁君以其多年與野生動物相處的經驗,將台灣所有之陸棲野生哺乳動物,以大家所熟易懂的動物為序幕,打破傳統上分類的編排,以引導讀者進入了解並欣賞台灣野生動物的領域,其對各動物習性及形態之描述相當詳實。由於台灣野生哺乳動物大多生性隱密,又多屬夜

行性,平常直接觀察不易,如何藉由其所留之痕跡來鑑定或判別其存在,本書亦有相當詳細的介紹,更是具有啟發與實用的價值。本書除教導讀者如何成為一位良好的哺乳動物愛好者外,亦是有志於野生動物保育工作者之進階工具書及從事哺乳動物研究者之良好參考書籍。希望讀者能藉此真正體驗台灣廣大而珍貴的野生動物資源,進而認同並以實際行動關懷牠們的福祉與生存環境。

大礁溪人文景觀之探討

為了解決山羌保育類的問題,作者鄭桂香 這樣論述:

大礁溪是一條溪流名稱,也是右岸一個聚落名稱。在時間推移下發生很大變化,從典型的農村變成外地爭相進駐開發及觀光攬勝之地,殊值研究。本研究目的在於:一、回溯先民來處與開墾艱辛,作為後人感念與警惕。二、本地區之特色,印證移民的推拉理論。三、外來人口與觀光客,對當地人文、生態、環境的影響。四、大礁溪的未來發展與建議。 本文內容共分緒論、人文地景、產業經濟、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結論與建議等六章。是以4年時間陸續做田野調查與民族誌蹲點,深入訪談、實地觀察、參與活動等研究方法,探討100多年來大礁溪的人文與景觀的推移變化。 目前大礁溪面對兩難的是要經濟發展帶來的繁榮污染;或要保持原本生態環境的清純風貌

。也許需要尋找兩者平衡的解方。大礁溪是個鍾靈毓秀、容易讓人療癒與成長的地方。如果在既有的山川果園與民宿基礎下,發展為藝術村、全人健康樂活產業,涵蓋身心靈真善美、生技研發、種植適合濕潤天候的中草藥、香草、花卉等本草綱目智慧傳承,應該是可以考慮的多元方向。